來源:潞安化工集團網站 時間:2022-07-06 10:11:14
面對礦井服務年限增長、工作面延伸接替的實際情況,司馬煤業深入踐行精益思想指導下的“算賬”文化,將優化采掘設計作為降本增效的突破口和效益增長點,精心設計,科學論證,針對井下工作面采掘,積極采取措施,省出了“真金白銀”。
實現源頭降成本,走出一條新路子。針對三采區北部這個影響未來井下采掘銜接的重要“成員”1302工作面,該公司技術人員摒棄以往思路,不再沿用施工輔運聯巷、回風聯巷和相關風橋,才能形成的輔助運輸系統及通風系統的老辦法,想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該公司生產技術部員工趙健告訴記者:“1303工作面即將完成結采,時間正好在1302膠帶巷施工之前。時間銜接緊湊,而且1303工作面的運聯巷及回風聯巷礦壓穩定,只需要將1303運聯巷向前延伸掘進26m,就可為1302膠帶巷形成完整的輔助運輸及通風系統?!?/p>
通過數據核算、技術論證、系統重新優化及該公司層面會審、集團層面審批后,這個既減少了重新掘進聯巷的前期準備工作,還減少了非常規作業帶來的施工隱患的新辦法,成功實現了1302工作面設計方案的優化升級,同時還使1302工作面在開工掘進前,通過優化設計方案就可節約160余萬元的成本。
直觀的紅利帶來了直接的效益。在1306回風巷遭遇大落差正斷層這個難題中,該公司轉變常規過斷層的觀念,將頂板安全視作“效益賬”“收入賬”的切入口,果斷開展“退”之策略。經過多次研究測算,決定以巷道中心線為基點,將巷道整體向南偏移2.5m,避免了大斷面巷道掘進過斷層帶來的安全隱患,最大程度降低了資源損失率。
據了解,按照原設計,三采區輔助膠帶巷與1306回風巷I段內兩部膠帶輸送機機頭均需要搭接在三采區1#集中進風巷膠帶輸送機機尾,以完成工作面原煤的轉換運輸。當巷道偏移后,兩部皮帶機頭搭接空間變小,不能順利搭接。為了治標還治本,生產技術部門技術人員深入到井下實地,根據現場情況,超前探測研判,在圖紙上“畫”出了新天地。
趙健對記者說:“綜掘二隊將三采區1#集中進風巷延伸掘進5m,綜安隊將1#集中進風巷內皮帶機尾相應進行延伸,解決了兩部皮帶機頭搭接空間不足的問題,減少了3個月時間806m掘進長度,節約了270個人工成本,間接拉長了降本增效的半徑?!?/p>
工作面設計既包括巷道布置、通風系統等“大制作”,也涵蓋支護設計這樣的“小設計”。該公司將“算賬”思維融入到看似不起眼的常規工作中,創新做法,以變求勝,取得了不菲的收益。1116工作面是首個充填開采工作面,在1116南運巷掘進施工中,生產技術部門通過定期進行礦壓數據收集及分析,確保了頂幫條件良好,無礦壓顯現。
該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李曉鵬介紹:“我們大膽優化支護設計,在1116南運巷里程400-600m處設置了200m長度的試點,將巷幫支護使用的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換成全螺紋式玻璃鋼樹脂錨桿,每米進尺可節省材料成本168元,同時樹脂錨桿輕便易操作,大大減輕了作業人員勞動強度?!?/p>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經過不間斷的礦壓監測數據收集,1116南巷該段試點巷道目前頂幫條件良好,無明顯礦壓顯現,該段試點為以后同等地質條件的巷道使用同樣的支護設計提供了基礎,同時材料成本減少了168元/m,成本“瘦身”效果明顯。
(文 黃河洋 米慧君)
責任編輯:郝佳麗
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
直播潞安APP
微信公眾號